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日记 > 观察日记

蚂蚁观察日记

时间:2024-12-11 16:06:45
【推荐】蚂蚁观察日记范文7篇

【推荐】蚂蚁观察日记范文7篇

一天的时间即将结束了,相信你会领悟到不少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日记了。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蚂蚁观察日记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蚂蚁观察日记 篇1

今天是星期六,我写完了作业,就下楼观察起了小蚂蚁。

我发现一块大石头下面有个洞,我想这里一定有蚂蚁,于是我用小树枝在洞里乱摆动,终于有很多蚂蚁爬出来了。我看见一只小蚂蚁在和一只大蚂蚁打仗呢,我看着看着就自言自语的说:“大的不能欺负小的。”于是我把大的蚂蚁用小树枝扒到边上,小蚂蚁获救了。

我又发现一只更小的蚂蚁在找东西,可是它什么也没找到。我就帮助小蚂蚁找,突然我看到一条小青虫,就用树枝把小青虫挑到小蚂蚁身边,可小蚂蚁好像害怕极了,跑回了洞里,我着急死了。但是不一会儿大群蚂蚁纷纷走出来,噢!我明白了,原来小蚂蚁去报信了。我高兴极了。几只蚂蚁上去就咬,小青虫疼得乱动,似乎在叫“救命”,一只大蚂蚁使劲地咬住青虫的脖子,青虫忍不住了,便把身上的蚂蚁抖了下来,蚂蚁不认输,继续咬青虫……经过一番周折,蚂蚁们带着“战利品”回洞里去了。

那只小蚂蚁爬出来望望我,好像在说:“谢谢你!”

蚂蚁观察日记 篇2

下午,伯伯带我去观察蚂蚁。我们来到离家不远的用石头做的台阶上,洒下一些香喷喷的面包片作为诱饵,就开始静静地等待它们了。

过了不久,台阶上来了几只蚂蚁,探头探脑的,估计是到处找食物吧。我细细观察,发现蚂蚁的身体分三节:头部、胸部、腹部,有六条腿。所有又长又细的腿都长在胸部,后面的腿最长。小蚂蚁的嘴巴有两把像弯刀般的大钳子,也许小蚂蚁就是用这钳子把食物切割吧。除了小蚂蚁的腿,更有趣的是它的那一对触须上下摆动,敲锣打鼓的样子,我忍不住地笑出来。可是它为什么要长一对触须呢?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又拿来片面包,拦在一只正在寻找食物的小蚂蚁面前。只见小蚂蚁试着搬了搬,搬不动,便转过身子回去了。我以为它就这么放弃了。只见它草丛方向移动,路上遇到其他蚂蚁,他都会相互碰一下触角。不一会儿,一条“黑龙”似的蚂蚁大军涌向了那片面包。原来它竟是去搬救兵啊。我看见蚂蚁们挥舞着他们的大钳子,把面包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然后由一两只、两三只蚂蚁搬回去。眼看面包快要全运走了,我故意挖了块泥巴,把它们的路阻拦了。刚开始它们有点骚动,蚂蚁们团团转,遇上的蚂蚁相互触碰触角,不一会儿马上平静有序地找到一条新的路。很快,所有的面包都被搬走了。我真的佩服蚂蚁啊!

这次观察还让我懂得了一个既深刻又难忘的道理:蚂蚁虽然个头很小,但是团结起来力量非常大。同样,我们大家只要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战胜困难!

蚂蚁观察日记 篇3

早上,我在阳台上做作业的时候,看见一只小小蚂蚁在地上爬来爬去。我就放下铅笔观察起小蚂蚁来。这时候,边上的水池里的鱼儿跳了起来。我突然冒出个念头:鱼儿会游泳,小小蚂蚁会吗?有了!我连忙抓起一只小蚂蚁放进水池里去。只见小蚂蚁忙用手和脚拼命地划水,用力地往水池边游去。不一会儿小家伙就上岸了。我不甘心,又把它赶下水。这次,离水池边更远,看它怎么办?小家伙可聪明了,好像知道我是和它开玩笑呢,这次他可不着急上岸呢。它故意在水池里打转转,就是不游向池边。这下好了,它不着急,我可着急了。小小蚂蚁,你再不上来会被水淹死的。小小蚂蚁好像听懂了我的话。它三下五下就游到水池边上岸了,还回头得意朝我笑呢!今天真开心,因为我发现了一个秘密,原来小蚂蚁也会游泳哦。

蚂蚁观察日记 篇4

今天,我放学回家,刚迈入客厅,只见桌子上有一个天蓝色透明的玻璃缸。我心里想:会不会是妈妈给我买的蚂蚁“庄园”。我马上放下书包走过去一看,果真是我梦想要的蚂蚁“庄园”。

啊!蚂蚁们可真可爱,每只都生龙活虎的。我看了一下说明书,其中介绍了蚂蚁们吃的是果冻;缸的左右两边有两条通道:一条是通向喝水间的`,一条是通向卫生间的。接着,我又按照说明书上的介绍,找来一支镊子,轻轻地挑出一只蚂蚁,让它在玻璃缸里弄出一个小迷宫。迷宫的名字叫“找回家的路”。迷宫有一个关卡,关卡就是“独木桥”。我用镊子把蚂蚁放到桥上,只见蚂蚁“站”在上面,好像很害怕似的,动也不敢动,不停地用头上的触角四处探索,小眼睛左右扫视。我见蚂蚁不动,忍不住用牙签逗它的脚,我一连逗了蚂蚁三四次,蚂蚁才小心翼翼地爬动起来,生怕自己摔下去没命了。 经过半个多小时,蚂蚁终于通过了关卡。我喜欢蚂蚁“庄园”,我喜欢和蚂蚁玩耍,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拓展自己的视野!

蚂蚁观察日记 篇5

今天,我正在院子里玩,忽然看見一条松毛虫遇到了一群蚂蚁。它们虎视眈眈地看着对方,看来一场大战就要爆发了。

蚂蚁胆子大,主动向松毛虫发起了进攻。它们向松毛虫背上爬去,想从它的背部下手。可松毛虫也不是好惹的,它毫不示弱地竖起身上的软刺,抖动着身体。蚂蚁纷纷从松毛虫身上掉落下来。

不好,松毛虫一拱一拱地向前爬去,应该是想逃跑吧?这怎么能行!一场大战才开始,怎么能让一方跑掉呢?我赶紧用树枝将松毛虫翻了个身,这下它就逃不掉了。

蚂蚁见松毛虫的身子翻过来,露出了白白嫩嫩、没长软刺的肚皮,开始了第二次进攻。只见一只接一只的蚂蚁冲到了松毛虫的肚子上,不一会儿就黑压压地爬上去了一群蚂蚁。这些蚂蚁狠狠地咬着松毛虫的肚皮,松毛虫不一会儿就被咬得伤痕累累,在地上翻来覆去地挣扎着。

又过了一会儿,松毛虫一动也不动了。蚂蚁取得了战斗的胜利,它们抬着松毛虫,一点一点地挪动着。看来,它们是想将自己的“战利品”搬回家啊!

这场蚂蚁和松毛虫的大战可真精彩!

蚂蚁观察日记 篇6

听说,蚂蚁有齐心协力的能力,我想做个试验,证实蚂蚁齐心协力的能力。

这天,在我爷爷菜园边的土里,发现有一些蚂蚁,于是我就在它们旁边布置了一个“迷宫”,里面摆放有许多的障碍物,有木棒做成的桥、塑料泡沫做成的樽子、还有几个大水坑……里面还放了许多好吃的东西,有糖、米饭、饼干、巧克力、蛋糕……。然后就蹲下来观察,只见,一只蚂蚁在“迷宫”里转来转去,大概在寻找回家的路,这时候蚂蚁好像闻到了蛋糕等好吃的气味,连忙从这边的塑料泡沫通过木棒爬到有东西吃的另一个塑料泡沫。我赶紧用放大镜观察,只见蚂蚁的腹部剧烈地收缩,才能把一块小小的巧克力抱了起来,然后又急促地回到蚂蚁窝。

我想,就这样子就算了吗?我就在蚂蚁窝旁等蚂蚁出来,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只见那只蚂蚁带了几只工蚁,爬了出来,然后又急促地向“迷宫”奔去,然后不断地有蚂蚁从窝里爬也来,它们一只接着一只,组成了一个蚂蚁的长队,它们往返交替,一边走一边用头上的触须碰一下对面走过的蚂蚁,不知道是交留信息还是给同伴们加油。只见蚂蚁们齐心协力,把糖、米饭、饼干、巧克力、蛋糕……一样不漏地都搬进了家,我还没反映过来,它们就已经收工了。它们的速度非常快,只用了短短的一两分钟。

看来,蚂蚁真的有齐心协力的能力。

“蚂蚁们都是是很勤劳的,他们分工明确,从不打架。”这句话是爸爸告诉我的。我半信半疑,于是准备去做一个实验。到了楼下,我将一块儿事先准备好的糖放在地上。过了大约五分钟左右,我看见有一只蚂蚁过来了,它试图想把那块糖拖走。虽然蚂蚁们都是大力士,但是这块儿糖已经超出了他的承重范围,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呀!又过了不久,出现了另一只蚂蚁,那两只蚂蚁走到一起触角碰触角。我想,看来爸爸这次说错了,谁说蚂蚁不打架,这不是打起来了吗?

突然,一只蚂蚁走了,另一只蚂蚁还在糖的周围转圈。过了一会儿,哪一只蚂蚁又回来了,后面还有黑压压的一片,我大吃一惊,这蚂蚁打架怎么也拉人帮忙呀?当大队人马走到糖跟前才知道,原来是来帮忙搬运事物的。我长出了一口气,以为那只蚂蚁会命丧黄泉呢!“你以为他们是在打架吗?”不知道什么时候,爸爸已经站在我的身后了,他说:“开始那两只蚂蚁是在交流信息,让另一只蚂蚁去搬援兵,所以我说蚂蚁之间很团结,是不会打架的。”

我们生活在各种团队之中,都要有小蚂蚁那种团结、互助的精神,这样才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今天我发现了一个蚂蚁洞,它就在爷爷奶奶家旁边的墙角下。我抓住了一只蚂蚁,它是由三个小“芝麻”组成的。头和肚子是黑色的,像两粒圆鼓鼓的芝麻,中间是黄褐色的,像是一粒瘪了的芝麻。蚂蚁的身体大约有0。5厘米长,它的身体像上了一层漆一样亮亮的。

蚂蚁脑袋上有两根触角,经常轻轻地摇动。蚂蚁的嘴像一把小小的老虎钳子,一张一合地。蚂蚁的腿细细长长的,一共有六条,它的腿和身子一样也是经褐色的,因为很长,所以跑起来十分快。

我把一小块肉放在蚂蚁洞旁,一只蚂蚁发现了肉,它碰了碰肉,又退了回去,等了一下,它又过来碰了碰肉,又退回去,就这样反复了好几次。这时又来了三只蚂蚁,它们也到了肉旁,其中有一只蚂蚁回洞里去了,不大会儿,又有几只蚂蚁排着队从洞里直接来到肉旁,接着蚂蚁越来越多了。

我一个小时后再来观察时发现:那些蚂蚁把肉运到了洞门口,肉上面密密麻麻地爬满了蚂蚁。我把水洒在蚂蚁洞口,洞口本来是有一堆细土的,现在被弄湿、冲散了。然后我看见出来了许多蚂蚁,它们不断地从洞里推出泥巴来,不久洞就通了,蚂蚁又可以随便从洞口进进出出了。通过这次观察,我觉得蚂蚁是团结、勤劳、不怕困难的动物。

蚂蚁观察日记 篇7

9月22日星期天晴

这一天,我做完作业没事干,就去抓蚂蚁来观察。

我在地面搜索着,东寻西觅,终于发现了一粒“芝麻”,我兴奋不已,这不就是我要找寻的蚂蚁吗?我一抓,到手。我眼珠一转,说:“我千辛万苦才抓到你这个小不点,要好好逗弄一番才好。”

说干就干,我拿起“黑芝麻”从高处往下一扔,心想:这样掉下去,不知会不会摔晕!让我大吃一惊的是:蚂蚁落在了地上,居然安然无恙。正在我吃惊的时候,它一溜烟逃走了。

《【推荐】蚂蚁观察日记范文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