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宝宝的观察日记
转眼一天又过去了,这一天里,大家身边一定有一些有趣的见闻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日记了。日记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蚕宝宝的观察日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蚕宝宝的观察日记1蚕宝宝的样子一节一节的,最后面还有一个尖尖的刺竖在那儿,应该是为了自我保护吧。每一节上都有一个小斑点,黑黑的。嘴是三三瓣的。它的走路,主要是靠臀部,先把臀部往上一顶,力就出来了,从后面开始慢慢地往前蠕动。头是它身上最大的部位,同时也是最脆弱的地方。那次,我摸了摸它的头。哇!真软,好像一用力就会破了似的。蚕宝宝的外壳很滑,上次我捉它时,明明抓得牢牢的,到最后还是给跑掉。蚕宝宝还会吐丝,吐出来的丝,是透明的。拿桑叶时,两片经常连在一起,那是它们吐出来的丝粘上的。蚕宝宝有时还很骄傲,睡觉还要挺着身子,显威风一样,好像自己是老大似的。可有时却又是那么谦虚,总是默默地待在一旁,不计较个人利益。这是那么高尚的品德呀!我十分喜欢它们,因为它们是有感情的。谁对它好,它就对谁好。那次,我和同学说要去拍大头贴,它马上一动不动的,似乎等着我们给它照相呢!我们看了,马上笑翻了,它见我们笑成这样,又慢慢地蠕动起来。它那可爱的样子,让我们开心,给我们快乐,成了我们的开心果。
蚕宝宝,你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快乐,我们永远喜欢你!
蚕宝宝的观察日记2我养过蚕,因而见证了这小动物的生命历程。从像白芝麻一样的卵,到蚂蚁一般的蚁蚕,再长成白白胖胖的幼蚕,接着吐丝结茧,最后蛹化成蚕蛾。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最有意思的就是吐丝结茧时的蚕了。
蚕吐丝结茧,一般是在孵化后一个月左右,长到三龄以后。这时,有的蚕不吃桑叶了:原来嘴里一刻不停地啃着桑叶,现在忽然停止了进食。它们趴在箱子里懒洋洋地一动不动,身体的颜色开始变得透明、发黄,还会拉出一大坨粘稠透明的液体和一团白色的分泌物,带有一股臭臭的味道,然后就开始找地方吐丝结茧。
吐丝的蚕有些不寻常的举动:例如喜欢找两边有支撑的地方,在这些地方,蚕可以轻松自如地在两侧壁之间来回吐丝,于是,它们纷纷爬到箱子的角落里、纸板的夹缝处,甚至窗帘的皱褶里,占据自己的地盘结茧。
另一个特点就是喜欢阴暗处,可能在这些地方它们会觉得比较安全吧,让它们好藏起来结茧。
俗话说“人生百态”,原来蚕的生活也有百态。观察吐丝的蚕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
蚕宝宝的观察日记3一个月前,我意外获得了10条蚕宝宝,我欢天喜地地把它们带回家。
我把它们安置在了一个小小的鞋盒里。 起初,它们只有5厘米那么点长,又瘦又小的,我怕他们住的不舒服,在盒子的底部给他们铺了厚厚的桑叶。它们很乖,从来不乱爬,每天只是安静地在那里吃桑叶。妈妈说,蚕宝宝是一个非常爱干净的小动物,它吃的桑叶,一定要干净,不然它不会生病。所以,每次,我都要把刚摘回的桑叶先用水洗干净,晾干,才能喂给它。它们很乐意吃桑叶,我怕它们“挤”着吃,所以特意把叶子中间扯破。有的从边缘开工,有的从中间开工。你们可别小看它,昨天才放下五大片叶子,今天的桑叶就成了一个个的“大窟窿”了。
过了一周,我家的蚕宝宝已经长得比较肥了,吃的桑叶也多了!它们的身体很光滑,摸着很舒服,它们的脚非常多,非常小,趴在桑叶上相当牢固。当我给它们换“床”时,它们的脚总会牢牢地抓着一片桑叶。其中有只蚕宝宝长的特别肥,是个“大胃王”,不到一天的时间,桑叶就会被“大胃王”一扫而光!
都说秋蚕难养,因为它们是在和时间赛跑。这个时候的桑叶很老了,而且快落叶了,蚕宝宝们如果不在桑叶落叶前完成结茧,意味着它们很可能被饿死。五天前,我的蚕宝宝开始吐丝啦!我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它们吐的丝洁白无暇,在阳光的照耀下,犹如银色的胡须闪着亮光。它们吐丝时,头一点一点的,还时不时地把头缠在丝上,把丝拉得好长,真像美女在织毛衣!
下午我放学回家,发现蚕已经织出了一张密密麻麻的网把自己围了起来,它们有的借助盒子的一角,有的躲在爸爸为它做的一个“小床”上,各织各的茧!
我盼望小宝宝们能早日破茧而出……
蚕宝宝的观察日记420xx年5月9日星期一晴 五一长假,妈妈一直忙工作,没有时间管我,就让我在奶奶家呆着。我在奶奶家很想妈妈,更想我的蚕宝宝们,怕它们挨饿,每次给妈妈打电话都不忘提醒妈妈照顾好蚕宝宝。 呀!终于回家了!一进家门,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到蚕宝宝那里,一看,它们都还健健康康地活着哪,长得圆圆滚滚的。但是,让我伤心的是,最大的那几只蚕宝宝都已经结茧了!结了茧,它们就会变成蛾子,蛾子产了卵,就会死掉了! 算了,不说那么多了,还是先看看我的蚕宝宝怎么吐丝结茧吧!先前蚕宝宝结的茧都在盒子角上――可能是因为那里比较好固定吧。现在正有一只蚕宝宝在盒子边上做茧呢。做茧的蚕宝宝身体已经变得有点黄了,就像人老了一样有点丑,它先在盒子底和盒子壁之间吐丝做成一张亮晶晶的丝网保护自己,然后不停的前后弯腰吐丝把自己围住,给自己织了一个椭圆形的小屋子,开始还看得见蚕宝宝在里面不停的、辛勤的劳动,渐渐的,茧子越来越厚,就看不到蚕宝宝了。 我拿起一个茧子晃了晃,有点响声,就像里面有一个硬东西。到底茧子里面的蚕宝宝变成什么样儿了呢?我问妈妈:“能不能剪开一个茧子,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妈妈说:“当然可以了!”妈妈小心地帮我用剪子剪开一个洞洞,倒出了一只肥肥的小蛹子!它的大小比一粒花生米大一些,就像穿了一身铠甲,但肚子软软的。它的尾巴尖尖的,而且尾巴尖上还有点红呢,一动它,尾巴尖就会转动。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它的颜色了:蚕宝宝刚出生的时候是黑色的,等它长大一点颜色就开始变白,等蚕宝宝长大以后就完全变成白色了(也有的是黑色),当蚕宝宝做完茧变成蚕蛹,它的头部就变成褐色、身子变成黄色的了,你看多奇妙啊! 我的蚕茧现在有两种颜色:一种是纯白色的,另一种是金黄色的,黄色的茧应该是黑色的“酷影小帅哥”结的,可漂亮呢!我的蚕蛹宝宝还要在茧子里好好的睡上一觉,才能变成蛾子呢!
蚕宝宝的观察日记5早晨,太阳把一束束金黄的光线照射在我家的窗户上。我模模糊糊地清醒过来,一来到餐桌上,发现盒子里有像蚂蚁一样的东西,我仔细一瞧,呀,原来是蚁蚕!听妈妈说:说起蚕宝宝,它长大后还可以吐丝,用丝来织衣服。我决心来养护它们,连忙拿来一些桑叶,切成一条条的,然后放在盒子里,只见蚁蚕津津有味地吃着,像是饿坏了一样,我仔仔细细地观察着,蚁蚕浑身黑不溜秋的,摸起来软软的,它小口小口地咬着嫩绿地桑叶,好像在说:这片桑叶可真美味!
过了二天,太阳火辣辣地照射在大地上。我一见到蚕宝宝,大惊失色,大前天明明是灰姑娘蚁蚕,今天却是白雪公主蚕宝宝了。我往盒子里瞧,原来蚕宝宝在脱皮。
过了四天,我想:不知道蚕宝宝怎么样了?迅速把头伸进去,闻了闻,呀 ……此处隐藏2317个字……体,似乎很辛苦,我也暗自为它们擦了一把汗;终于蚕宝宝把皮脱完了,我发现它们比前大了很多,而且也变白了,我经常为它们打扫“房间”。
又过了一个星期,它们已经长大了,食量也大了不少,每次我拿了好几片桑叶给它们吃,它们竟然吃不饱。
一个月后,我惊讶地发现它们蚕宝宝已经开始吐丝了,只见它们全身透明,身体不停地摆动,吐出一根根液态的丝,遇到空气后就变成固态了。
又过了五天我迫不及待地去看,发现它们已经成了蚕茧了,身体白白地,摸上去感到很舒适。
又过了两星期,蚕茧里的蛾已经飞出来了,我感到有很大的成就感,第二天,我走过去一看,蛾已经死了,剩下的全是它们的卵。
这就是蚕的一生,简短而又简单。
蚕宝宝的观察日记11今天,长得最快的那只蚕身体颜色变黄,嘴巴周围本应是黑色的部分也呈亮黄色。这个变化首先让我想到:难道蚕要褪皮了?
等我把蚕挪到一片新叶子后却发现这只蚕不象以往那样东嗅西嗅的活力十足了,相反,它似乎对新鲜的食物并没有丝毫兴趣,只是举着略显苍白的头一动不动。再仔细看才发现蚕的身长不但没有长长,反而变得短些了,躯干到尾部也逐渐变细,尾端轮廓也不清晰,象长了细细的毛一样。怎么看都透着苍老的感觉。
蚕经过一会儿的坚持后,连头都举不起来了,好像连趴的力气也没了。发现这种情况后我马上叫来老爸,和它说可能是蚕宝宝病了。为了找到原因,和爸爸一起上网查找,原来是“空头病”。这是一种经口侵染中肠引起的疾病。病蚕初期食欲减退,发育不良;后期消化管内空虚透明,呈“空头”(实是空胸)故名“空头病”。
第二天,这只蚕宝宝躺在桑叶上一动不动了,虽然我们有些不舍,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自然的淘汰无处不在啊。好好的安葬了我们的这只蚕宝宝。
蚕宝宝的观察日记12蚕宝宝在我和婆婆的精心喂养下,一天天长大了,越来越白,越来越胖,越来越透明了。
你瞧,它左右摇晃着脑袋,似乎是在找什么东西。婆婆告诉我,它是在找适合自己做茧的地方。有一只蚕,它抬头挺胸,慢悠悠地摇晃着脑袋,银丝从它的嘴巴里吐出来了。它的肚子里好像有一根永远吐不完、扯不断的丝。它不停地扭动着身体,变换角度,把丝绕成一个椭圆形,把自己裹在里面。
婆婆告诉我,其实它吐出来的不是丝,而是粘液,粘液遇到空气就会变成像银丝一样的线。慢慢的,蚕丝越来越厚,蚕宝宝把自己完全地裹在了里面。
结好的蚕茧是雪白雪白的,白得发亮,差不多鸽子蛋那么大,椭圆形。
通过观察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含义。蚕宝宝吃的是桑叶,吐出来的却是宝贵的丝线,一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真是一个可爱的小生命。
蚕宝宝的观察日记1320××年5月1日 星期二 阴
今天,我又看见我的“九大美女”们了。
我见到美女蚕宝们,便迫不急待地说:“HELLO,好久不见!”它们立马全都抬起头看着我。看着那逗人的样子,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突然我冒出了一个胆大的想法:把蚕宝宝放在手上,喂它吃桑叶。于是我把老大美美放在手上,喂它吃晚餐,可我竟意外地发现,美美从我手心一点一点往上爬,完全不理会美食的诱惑,似乎并不满意我这个“手掌餐厅”我提心吊胆地看着它,生怕它一不小心“蚕失前蹄”······可是美美却非常地小心,连一只脚都没有踩空。我胆战心惊地看着它,小心翼翼地把它送了回去,我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长长得舒了一口气。
我的蚕宝宝们可真可爱啊!不知道它们明天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蚕宝宝的观察日记14今天,老师布置了一个特别的作业——养蚕。于是我连忙去集市买了几颗蚕卵。
一颗颗蚕卵非常小,犹如一个个小芝麻点,黑乎乎的。卵的外形是椭圆形的。好像轻轻一压,它就会被压死。我碰也不敢碰,我小心翼翼的拿起一颗卵观察,连大气也不敢出,生怕一用力就会把它们压成肉酱。
过了一段时间再去看它们,我惊讶极了,一个个蚕卵变成了一个个半透明的小芝麻,我不敢马虎,轻轻的蹲下来观察。有一些小蚕卵已经探出了头,迷茫的看这个全新的世界,有些好奇的看着周围,有一些不知所措。
一个个小生命诞生在这个世界上,我盼星星盼月亮的小蚕卵们终于破壳而出了,一个个蚕宝宝身披一件黑衣服,从卵里出来。蚕宝宝们要吃桑叶,我又连忙去集市买了一袋桑叶,切成了一片片小叶,放在了蚕宝宝面前。
一周后,原本穿着黑衣服的蚕宝宝脱下了黑衣服,换上了一身白大褂,蚕宝宝变得胖乎乎的,变成了白白胖胖的“小白脸”。从那以后它们的胃口也大开了,一天不管从早到晚,都要吃上四五顿。接触久了,我也知道了它们吃桑叶的规律,它们先从边缘开始吃起,从外到里一点一点的慢慢吃,发出“沙沙”的声音,嘴巴一张一合的,可爱极了!
美国错就,我的蚕宝宝脱皮了,它长出了三对足,腹足上还有一个小钩子,像“吸盘”一样,牢牢吸住我的手,每一节的两侧都有两个圆孔鼻子,身上还有月牙形的斑。
蚕宝宝快要吐丝的时候,它的身体有一点发黄,胸口还能看见里面的蚕丝,它先吐出“z”形的丝,然后把自己牢牢围住。
这就是蚕宝宝,通过我的描述,你们了解了吗?
指导老师:王老师
点评:小作者通过细腻、生动的观察,详细介绍了蚕宝宝的一生,抓住了蚕宝宝各阶段的不同特征来写,棒极了!
蚕宝宝的观察日记154月17日,我家来了16位可爱的“小客人”,它们是我最喜爱的蚕宝宝。
蚕宝宝的家住在茶叶之乡——茶叶盒里,这对它们来说可是不小的活动场地,可以自由自在地玩耍。盒子底部还铺有一大张白纸。16只小蚕的身下就是嫩绿的桑叶,只要一低头,就能品尝到美味,好幸福啊!
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蚕宝宝多数只有2毫米左右,看起来像一根稍粗一点的黑线。大一点的也只有4毫米,身子微微泛灰,能够大致得看出头尾。蚕的头最大,是尾的2倍之余。小蚕在桑叶上缓缓的爬动,好像一点也不着急,在悠闲地散步。
给小蚕宝换桑叶的时候十分困难,因为它们的体形实在是太小了,用手捏很容易把它娇嫩的身体捏坏,所以一定要很小心。每次把蚕儿放在新桑叶上的时候,我都要用棉签把一只只蚕挑起来,让它们玩一次“荡秋千”,然后再轻轻放到新桑叶上。蚕儿的身上好像连着一些丝,把蚕放在桑叶上后,收回棉签时,它又会腾空而起,似乎不舍得结束“荡秋千”的游戏。
蚕宝宝到一片新的桑叶上后,并不马上开吃,而是观察一下地形,这可是个好习惯。过了一阵子后,它们才张开嘴,大口大口(对于蚕而言)地吃起来,因为它们太小,每次总是不能在桑叶干之前把它解决掉,而只在桑叶上留下了“斑点”,看起来就像一片龟背竹的叶子。
(被蚕食的桑叶)
蚕的粪便(蚕沙)很小很小,还不足一粒沙子那么大。蚕沙很多,可以看出它们吃的不错。这么多蚕沙落在桑叶上既不美观,又影响蚕的健康,所以要把它们清除出去。我拿起毛笔,在妈妈的配合下,扫走了桑叶上的蚕沙。
我家的蚕宝宝很可爱,它们成长很快,几乎是一天一个样。几天后的蚕儿是什么样呢?有兴趣的朋友请关注下期:
文档为doc格式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