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植物观察日记范文集锦7篇
一天将要结束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日记吧。那如何写一篇漂亮的日记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植物观察日记7篇,欢迎大家分享。
今天晚上,我和妈妈又从奶奶家拿了一头蒜带到我们家,前几天我妈妈把一头蒜分开放在了一个小盘子里,现在长得蒜苗很高了,绿油油的。
我和妈妈又把这头蒜分开放在另一个小盘子里了,里面放了些沙子,妈妈说这样可以保持水分,长出蒜苗来即可好看又可以净化空气,养蒜苗真好!
10月1日 晴
我想种一些豆芽。于是,就拿了一些绿豆,放在矿泉水瓶盖子里,盛了一点点水,再在上头盖了一层湿纸巾,就开始期待着它们发芽。第二天,我打开湿纸巾一看,呀!豆儿好像水喝得饱饱的,有可能在睡大觉呢!那颜色也从深绿色变成了淡绿色。我就对它们说:“豆儿,可别光顾着吃哦!要快快长大!”
10月2日 雨
今日,我又打开湿纸巾一看,豆的中间裂开了些。妈妈说:“这个里面以后会抽出叶芽儿来,叶芽儿以后就在这两瓣豆的中间。”我挺好奇,就从里面拿了一颗,从中间掰开,里面果然藏着一颗小小的芽儿。
10月3日 雨
今日,我再次迫不及待地跑向我的小豆豆。我打开纸巾一看,我激动极了!原先,这些小豆豆的两瓣豆的中间,抽出了一根芽儿,这芽儿一向伸到豆豆的头上。它们的绿衣服——豆的皮也脱了一半儿。我仔细瞧瞧,里面仅有一颗豆儿没发芽了。有的芽儿在豆的头顶上盘起来,像小猪的尾巴;有的芽儿直直的,好像一根根长矛;有的芽儿很短很短,好像小鸡的嘴巴……真趣味呀!
10月4日 晴
今日午时四点半,我又跑向我心爱的小豆豆。你瞧!这颗芽儿长得多高!并且直直的,我用尺子一量,有一厘米呢!我给这颗芽儿上画了一个红点,算是表扬;再给一颗最短的芽儿画上一个蓝点,算是鼓励。这颗豆芽以后如果努力些,必须能赶上其他豆芽的。
10月5日 晴
今日,我看了看我的小豆豆,发现豆的变化很少。可是,我发现,很多豆豆的芽儿长长了,你们看!那一根根举着的长矛,有可能要去打仗了!
10月6日 晴
今日,我又怀着激动的心境去看我的豆芽儿。这些豆芽儿又长长了,最长的有1。5厘米,连最短的也长成8毫米了。我问妈妈:“为什么我们平时吃的豆芽都那么长呢?”妈妈说:“那是因为他们不是直接就这样泡的,是经过加温、加营养泡的。”我最终解开了心中的疑团。
10月7日 晴
今日,我又去看豆芽,发现有很多颗芽被虫子吃得只剩一丁点儿了。可是,有一颗芽儿没有被吃掉,仍然在坚强地生长着。看着看着,我仿佛听到了它们每一天“唰唰”向上生长的声音。
吊兰是一种观赏价值较高的植物,在我家就有这样一盆吊兰,它的叶片十分细长,边上还镶着两根白条,好似在碧绿的裙子上添了一条条洁白的花边,十分招人喜爱。
去年春节时,我惊喜地发现,在我们全家精心地照料下,那那盆吊兰竟然抽出了两根枝条!我欣喜若狂,更加无微不至地照顾它,终于,在几个星期后,那纤细的枝条上长出了几簇叶片,仔细看看还真像大吊兰哩!只是这些“小家伙”还没有长出跟它们妈妈一样美丽的白边。我按捺住自己激动不已的心情,有耐心等待了好几个星期,这下好啦如今只要把这些叶片摘下来放到水里,就有一定的存活率,从而长成一盆新的吊兰。我精心挑选了一簇最强壮的叶片,放进水里供养,对这株小吊兰充满期待。于是我每天都观察它的长势,每隔三天就换一次水,我希望,它能健康的活下来,成为阳台上最富有生机的一盆植物。
两个月后,我领略到了什么叫真正的“心想事成”,那株小吊兰变得越来越蓬蓬勃勃,叶片两旁的白边也变得越发明显,愈发美丽,在这个时候,我在等待一个时刻,一个让它成为一株真正的吊兰的时刻。
那个时刻终于到来了,现在,小吊兰已经长出了根,并且粗壮得足以在泥土中安家落户,吸收养分。于是,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栽进泥土,还专门跑到南禅寺去给它买肥料,定期给它买肥料,定期给它剪枝。小吊兰也不负重托,长得飞快,我看着越发喜欢,更加精心照料它,在春暖花开的时节,小吊兰也长出了一根根细长的枝条跟一簇簇绿叶,以及那朵朵掩映在绿叶间的娇嫩百花。
如今,当初的小芽已经长成了一棵茁壮的大吊兰,它沐浴在阳光下,舒展着蓬蓬勃勃的枝叶,显得充满朝气、生机勃勃,成为阳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几天前,老师给我们发了一些种子,我拿到的是青菜种子。我把它们用纸包好,小心翼翼地放在口袋里。我第一眼看见这些种子,脑子里冒出的想法是:“咦?它们和我小时候吃的王氏保赤丸好像啊!”这么小的种子我能让它们发芽吗?它们会长多高?我的脑海里一下子冒出了好多问题。
三天后,我的小种子发芽啦!它们好像一夜之间破土而出,站在温暖的阳光里。嫩芽像一个小小的“1”字,大概有0·4厘米高,嫩芽的上面是绿色的,下面的茎是白色的。这几天我给小种子们铲土、松土、浇水,现在它们发芽了,我看着这些小嫩芽激动不已。在阳台晒了两天太阳后,小芽们慢慢的长高了不少,它们中长的都有4、5厘米了,短的也有2、3厘米了呢。嫩芽的颜色也由原来的浅绿色变成了深绿色,叶子也变宽了一些。
我在阳台上观察小嫩芽,看着看着我突然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小嫩芽,穿着绿衣裳,站在泥土里,微风一吹,我的衣裳随风飘动……今天下雨,我就没给嫩芽们浇水。因为爸爸告诉我,下雨天比较潮湿,空气里湿度大,可以不用浇水。这大自然的奥秘可真奇妙呀!
嫩芽带给我的惊喜越来越多了,今天我和平常一样去阳台看它们。我发现这些小嫩芽星星点点地长了分枝,多的有3、4个呢。我还发现嫩芽的叶子上有小斑点,像蜗牛的形状。我吓了一跳,可别是我的小芽儿生病了。后来外婆告诉小芽儿小时候的衣裳就是这样的,不用紧张的,我这才松了口气。
看着原来空空的花盆现在因为长着菜芽儿一片绿油油,生机勃勃的景象,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我喜欢这些小菜芽儿!
开始时,水仙花只是一个有点像洋葱的球茎,用刀慢慢把它的皮削开,就露出了许多的花头。养在水里,没过几天,花头上就长出了嫩芽,也逐渐长出了叶子。绿色的叶子细细的、扁扁的,乍一看还真有点像大蒜的叶子。经过几天耐心的等待,我终于发现叶子中间的花茎上都结出了大小不一的花苞。妈妈告诉我,水仙花就快要开了。于是,我每天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去看看水仙花,盼望它快点儿开放。
然而,花苞越长越大,却毫无开花的迹象。我又惊讶又纳闷:它们到底要开出多大的花呀?突然有一天,我发现花苞破了,里面露出四五个小花苞!我高兴极了,满心期盼着。两天后,水仙花终于绽放了,连着小花苞的花茎也被压弯成了90度。你瞧,水仙花那可爱的'模样多像少女们掩着张张笑脸在朝观赏者致意啊!你再闻闻,水仙花散发的那阵阵清香多么令人陶醉啊!
大了一些的花蕾
清晨,我又去看望美丽的牵牛花了。这次我发现花蕾长大了一些,最长的不过一个小拇指那么大,呈螺旋状,细细的、尖尖的,看上去像个小海螺,花瓣紧紧地扭在一起,好像要一鼓作气开出最美丽的花朵似的。
大白菜,又称为“结球白菜”、“黄芽菜”或“窝心白菜”等,是我国的原产和特产蔬菜,全国各地普遍栽培,以华北地区为主要产区。大白菜以其细嫩甘脆、汁白如乳的品质,易种植、耐储藏的特性,在我国的蔬菜生产和消费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人们秋冬季节餐桌上的美味佳蔬。在北方,大白菜被称为“当家菜”、“半年菜”,现已先后引种世界各地。在日本,大白菜叫做“唐人菜”、“山东菜”;在欧美,有人把大白菜叫做“中国甘蓝”。
大白菜虽然起源于我国,但它既不象韭、姜、蒜等蔬菜,在古典文献上可以找到悠久确实的记录,也不象有些原产于中国的蔬菜,在山川野间仍有原始的野生种类可寻。遍览古籍,元代以前并无关于大白菜记载的典籍。根据考证,我国大白菜的历史较短,自元代以后历经明清两朝,迄今约七、八百年,农学家对大白菜深入研究的结论是:它是由南方的小白菜和北方的芜菁天然杂交演化而来的。因此,要探究大白菜的来历,必须从小白菜和芜菁的源头说起。 小白菜,又名青菜、油菜、普通白菜等,古时称“菘”。原产于中国南方。最早的历史记载从西晋开始;芜菁,又称蔓菁,是一种根用芥菜,俗称“辣疙瘩”,原产我国,以西北、华北为主产区。
芜菁在我国的栽培年代较久,在先秦文献《诗经》中已被记载,称为“葑菁”,西汉《范胜之书》的蔬菜专篇中亦有“芜菁”的收录。东汉已普遍栽培,桓帝时曾有“横水为灾,五谷不登,令所伤郡国,皆种蔓菁以充饥”的记述。 关于小白菜和芜菁这两种蔬菜的地域特点及演变,西晋稽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状》在“芜菁附菘”一节中是这样写的:“芜菁岭峤以南俱无之,偶有,士人因官携种,就彼种之,出地则变为芥,亦橘种江北为枳之义也。至曲江方有菘,彼人谓之秦菘。”南朝萧子显的《南齐书》载:南方有小白菜栽培,称为“菘”。唐苏恭著《唐本草》载有:“蔓菁与菘,产地各异。”宋代陆佃所著《埤雅》一书上说:“菘菜北种,初年半为芜菁,二年菘种都绝。芜菁南种也然。”南宋陈敷在《陈敷农书》也记载:“七月种萝卜、青菜。”青菜即指小白菜。 从以上史料可以看出,小白菜和芜菁的产地不同,且在南北引种过程中有发生性状变异的情况,但鉴于当时科技尚不发达,因此人们也就无从知晓小白菜和芜菁的变异是由什么因素所引起的了。史至元代,才有大白菜的出现。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上第一次将所谓的“菘”直接叫做白菜,并精细绘制成图,从他所描绘的白菜形态来看,已经不再是塌地而生的小白菜了,而是外叶向上拢起,其抱合状态已经进化为结球的大白菜类型了。
但不能割裂和漠视的是,从晋到元这漫长的历史,是大白菜在进化过程中经历的从内因到外因、从量变到质变、从偶然到必然引发突变的重要阶段。同时,这一时期的战乱动荡,人民迁徙,南北文化交流,农作物的交互种植,对大白菜的演化起到了促进作用。元朝以后,记述大白菜的典籍渐多,明王世懋著《广百川学海》在“果蔬疏”一节介绍了大白菜的定义和产地,并推荐“燕地黄芽菜”是著名品种。清弘书等所著《授时通考》中赞美大白菜“脆美无滓”,还确切指出:黄芽菜是白菜的别种,决不能与小白菜混为一谈。丁宜曾在《农圃便览》中对大白菜作了较明确的论述,他把大白菜称之为“窝心大白菜”。他介绍了山东地区立秋种小雪收的栽培经验,还介绍霜降后可用草绳将外叶捆起以保护球叶的方法。现代农业科技证明,小白菜和芜菁均属十字花科芸薹属的不同亚种,而十字花科蔬菜最易天然杂交,尤其小白菜和芜菁的亲缘关系最近,基本染色体组相同,彼此间天然杂交可育率达百分之百,其亲本后代也能正常生长和繁殖,而且,大白菜的生物特征又介于小白菜和芜菁之间。 蔬菜专家对这两种蔬菜进行人工杂交的结果,也佐证了大白菜
文档为doc格式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