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我的观察日记8篇
一天又结束了,相信你会领悟到不少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日记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日记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的观察日记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上周给我们布置,让我们养蒜苗,回到我就给说了,妈妈让我自己弄。
首先我拿出一大颗蒜剥开,在拿出一个小碗,再把蒜一颗一颗地放进小碗排整齐,保证每颗蒜瓣能立起来,然后交适量的水不能淹没蒜。
第一天我起床后去看了一下,蒜顶上都裂开了一个小小的口子,也露出了一点小头像鸡宝宝的嘴尖,然后我给他们加了一点清水。
第二天蒜苗长出了几毫米绿油油的非常,我仔细一看蒜的底部长出了一点点须根,我再给蒜苗加了一点清水。
第三天蒜苗已经长得差不多2厘米高了,须根也长长了不少。须根长得密密麻麻的好像千条手。
第四天蒜苗从一层接近透明的皮里冲了出来。比之前长得更高了,我心里盼望着蒜苗长得又快又强壮。
过了几天,等我再去看它的时候,它已经长得快跟我的手臂长了!大约有20厘米高了,它和我的手指一样粗了。妈妈笑着跟我说可以炒一盘菜了,我说这可是我精心培育的,我对它可下不去手呢!
6月13号星期一天气:有阵雨
今天逛街回来,我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我的绿豆宝宝。哇!它们已经全部长到10多厘米啦!我实在是太高兴啦。因为它们全都长成一根根漂亮的绿豆芽了。嘻嘻,我成功啦,耶!
晚上吃着美味的牛肉炒豆芽,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公历5月6日 农历四月初四
今天是我第一次出外观月。我把观月地点定在茶叶地的一块小水塘边。我忽然记起了〈〈水调歌头〉〉中的一句话“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亮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我抬头仰望天空,只见月亮细细的,像一把弯弯的镰刀,挂在天边。
公历5月7日 农历四月初五
这是我第二次出外观月。对照昨天拍的照片和今天拍的照片,发现月亮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但是我仔细一看才发现今天的月亮比昨天的月亮稍微大了点,更美啦!月亮的周围有几朵彩云,把月亮打扮得像个害羞的姑娘。
公历5月8日 农历四月初六
这是我第三次出外观月。这天的月亮变化明显看的出来了,月亮渐渐胖起来了,清清亮亮的月亮挂在高高的粉紫的天空,月亮的位置从原来的北高峰顶上方移到了我需抬头仰视的西上方。
公历5月9日 农历四月初七
这是我第四次出外观月。叮铃铃……闹铃响了,我急忙上楼拿好相机,赶到了水塘边。今天的天气真好,凉风习习,不过今天的月亮好似在和我捉迷藏,我找了好久,我终于找到到了,它在白云里钻进钻出的,今天的月亮是上弦月,约占圆月的二分之一。我拍下了它的许多倩影,大家一起来分享吧!
公历5月10日 农历四月初八
这是我第五次出外观月。我坚持观月近一周了,今天天气真热呀,月亮的位置已经到了我们的头顶上,我今天有幸清楚地拍到了月亮上的环形山,我高兴极了。
今天我偶然间发现了一个蚂蚁洞,它就在爷爷奶奶家旁边的墙角下面。
我抓住了一只蚂蚁,它是由三个小“芝麻”组成的。头和肚子是黑色的,像两粒圆鼓鼓的芝麻,中间是黄褐色的,像是一粒瘪了的芝麻。
蚂蚁的身体大约有0.5厘米长,它的身体像上了一层漆一样亮亮的。
蚂蚁脑袋上有两根触角,经常轻轻地摇动。蚂蚁的嘴像一把小小的老虎钳子,一张一合地。
蚂蚁的腿细细长长的,一共有六条,它的腿和身子一样也是经褐色的,因为很长,所以跑起来十分快。
我把一小块肉放在蚂蚁洞旁,一只蚂蚁发现了肉,它碰了碰肉,又退了回去,等了一下,它又过来碰了碰肉,又退回去,就这样反复了好几次。这时又来了三只蚂蚁,它们也到了肉旁,其中有一只蚂蚁回洞里去了,不大会儿,又有几只蚂蚁排着队从洞里直接来到肉旁,接着蚂蚁越来越多了。
我一个小时后再来观察时发现:那些蚂蚁把肉运到了洞门口,肉上面密密麻麻地爬满了蚂蚁。
我把小心的把水水洒在蚂蚁洞口,洞口本来是有一堆细土的,现在被弄湿、冲散了。然后我看见出来了许多蚂蚁,它们不断地从洞里推出泥巴来,不久洞就通了,蚂蚁又可以随便从洞口进进出出了。通过这次观察,我觉得蚂蚁是团结、勤劳、不怕困难的动物。
我有许多许多的小玩意,但是我最喜欢就是我的储蓄罐——小熊。这个储蓄罐是我生日时,妈妈当生日礼物送给我的。
他的外表很漂亮、很可爱:他的头发上有一个蝴蝶结,是蓝色的,蝴蝶结的下面有两个白色的小挂件,她的耳朵小小的,像两个小勺子,两只眼睛像就像两颗黑宝石,她的鼻子像一颗松果。她穿着一件白色的衬衫,这件衬衫的领子是椭圆的,领子边是深蓝的。衬衫的外头还套着一件粉红色的毛衣,毛衣上有一个白色的小口袋,小口袋上有一个粉红的蝴蝶结,她的手胖胖的,手上拿着一本书,书上面写着“book”的英文,粉色的毛衣下配的是一条蓝色的蛋糕裙,裙子下面蹬着一双棕色的靴子。平时,她天天站在我的书桌上,每当妈妈给我零钱时,我总轻轻的从她的后脑勺的口中放进去。记得刚刚买来时,她轻轻地,好像一阵风吹过来,就会倒似的。可现在,她已经变得沉甸甸的了。
我喜欢我的储蓄罐,她是那样的可爱,是她教会了我要勤俭节约。
观察螺蛳
今天,妈妈从南门菜场买来一斤螺蛳,把它们养在脸盆里,我在家闲着没事干,就趴在桌上观察那些螺蛳。这一看,还真觉得挺有趣的。不信,你瞧:
螺蛳那青色的硬壳像座小山。我想也许是因为螺蛳长期生活在水中,有的还常常躲在淤泥里,所以有几只螺蛳壳上长出了一层青苔,看上去毛茸茸的,脏兮兮的。我可一点也不希望等会儿吃到这几颗螺蛳。我又发现螺蛳口有一块暗红色的“门板”。你如果一碰它,那块“门板”就立刻关上了。它就像是一个害羞的小姑娘,不让你看到她的脸。有趣的是,当螺蛳的头往外探时,那块“门板”粘在上面跟着移动,就像是一顶大草帽。螺蛳的头上长着两根又尖又细的触角,就像是两根探测仪。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螺蛳触角的顶端,有两只黑溜溜的小眼睛。我找了很久,也没有发现螺蛳有嘴。后来,我灵机一动,拿来了我的放大镜。过了一会儿,我高兴地大叫起来:“太好了!我终于找到螺蛳的.嘴巴了!看得我眼睛都酸了!”我搔搔头,真是想不通:这螺蛳怎么就那么奇怪?把自己的嘴巴藏得那么好,非得仔细观察,才能找得到。
透过放大镜,我发现螺蛳壳上的青苔上还有许多细小的东西。我想这上面肯定有许多细菌,为了我们的健康着想,还是把这几颗螺蛳放生了吧。说干就干,我马上捞起这几颗螺蛳,把它们放进了门前的小溪。呵呵,它们心里一定很感激我,因为我救了他们一命啊!
回到家,我觉得今天真有收获!
这一天早上,我在杯子放上了餐巾纸,加工上水,把黄豆种子轻轻地放下去便出去了,下午加来一看,种子的皮已经开始脱落了,裂开了一条细小的缝隙,长出了像棉线一样细小的芽。
种下种子的第二天,我迫不及待地去看缝隙裂开越来越大,根也比昨天长了几倍了,就快到杯子的底部了,而且长出了许多根须。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一会儿已经是下午了,两片子叶也差不多形成了,根已经向旁边生长,根须比上午的长了一点点。茎则向有阳光的地方生长,大约有5厘米了。
到了地三天早上,子叶长地更大了,经脉也看的出来了,根有很多分根了。根须长得更长、更多了,还有一点呈青绿色。茎差不多和铅笔一样长了。所以我想把黄豆芽“移居”到花盆里。说干就干我准备了一个花盆,放入了爸爸从宁波带来上好的泥土,挖了一个三厘米深的洞,小心翼翼的把黄豆芽放入泥土里轻轻地埋上土浇了一些水,黄豆芽显得更加有精神。到了下午,可能受阳光的影响叶子大了许多。茎变得更大更粗。虽然我看不见根,但是我能想象到根是怎么样的。
这就是我的观察日记。
我很喜欢小动物,也很喜欢饲养小动物。在饲养的过程中观察他们也成了我闲暇时光的一个乐趣。
在7月1日的时候,我跟爸爸妈妈一起去了一家卖观赏类鱼的商店,我们买了:鱼缸,石子,两条鱼,鱼饲料和一些装饰品。
那两条鱼红黄相间的鱼有着跟五星红旗一样的颜色,“他们”的眼睛大大的,像两个大大的球,这种鱼叫“鲤鱼”饲养条件很简单,不像其他鱼有那么多的饲养要求。比如有一些鱼的水温是要12度以上的,有一些鱼是14度以上的水。而养鲤鱼只有一个条件,就是一天喂一次。
我们一家三口回到家后,我跟爸爸就立刻把鱼缸给装了起来,把石子放下去后又放了一些装饰品,然后放水,最后是放鱼,把鱼放进去了后,我就迫不及待的把鱼饲料给放了进去,担心他们饿到。那个饲料居然不会沉下去,一直浮在水面,一会儿两条小鱼就来吃饭了。他们一小口一小口的嘬鱼食,速度极快,不一会儿缸里的鱼食就被他们吃光了。
我还帮那两条鱼“每人”都取了个名字,一只叫“小白”一只叫“小橙”你知道我怎么分辨哪一个是小橙,哪一个是小白吗?其实小白的眼珠旁边是白色的,而小橙的眼珠旁边是橙色的。
现在再来说说我最喜欢的小仓鼠:
其实小仓鼠并不是我的,而是我姐姐的,是她朋友送给他的。
我姐姐叫“他”“瓜子儿",瓜子儿跟兔子一样总是笑眯眯的,当瓜子儿要吃饭的时候,就狼吞虎咽的食物塞在嘴里,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吃的太多,它的脸总是胖嘟嘟的。瓜子儿是个母仓鼠,所以“她”有一次咬了我一口,但是“她”没有用力,原来是因为“她”要生小仓鼠了,可是我不知道打扰了“她”。那一天瓜子儿生了六个小仓鼠,有一个好像生出来就有一个地方骨折了,所以我姐姐就带“他”去医院看医生了,不过其他的都很健康,一开始那些小仓鼠身上一点毛都没有都粉嫩嫩的。然后过了一段时间,它们身上就长出了灰色的毛,不过因为晚上的时候很吵,吵到人们没办法睡觉,所以姐姐就把仓鼠宝宝们送给她的朋友了。我只能恋恋不舍的看着姐姐把仓鼠送走。
我喜欢小动物,他们像我的朋友一样带给了我快乐!
文档为doc格式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