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蚂蚁观察日记模板集合7篇
时间过得真快,一天又过去了,这一天里,大家身边一定有一些有趣的见闻吧,让我们今天做个总结,写一篇日记吧。怎样写日记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蚂蚁观察日记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今天早上,妈妈去学校值班了,爸爸又出差去了,只剩下自己孤零零在家。
我连忙骑车子去找了同学玩,可是没有一个在家。不是上别处玩去了,就是回老家了。真令人扫兴啊!我动身向学校骑去,想和妈妈一起值班,因为那儿毕竟有人和我在一起呀。
5分钟后,我来到了学校,把车子停在了门边。妈妈正坐在学校门口的值班室里看报纸。“妈!”我叫了一声,“我来了!”“哦,杨欢,你来啦!”妈妈抬起头来看着我说,“怎么,妈妈在这里值班,你来干什么啊!”我用无奈的口气说:“没办法,自己在家里窝着没事干,外面又没有人玩,哎!”“那好吧!你来也好,和妈妈一起值班吧!”说完,我去把车子锁上了。
在这里好一会儿了,实在是很无聊,便买了一根雪糕吃了。吃完,我拿着雪糕棍刚要扔,发现地上有一些蚂蚁。“1、2、3、4……”我自言自语说,“一共十几只。”我想:过去的时候,我记得蚂蚁爱吃甜味儿,特别是雪糕棍,上面经常有许多蚂蚁,如果把这根雪糕棍放在地上,看会怎么样。说干就干,我找了个好位置——蚂蚁窝旁边,我连忙把雪糕棍放下。这时,路过的蚂蚁好象根本不在乎,等了几分钟后,终于来了一只蚂蚁。我低下头,仔细看,它先用触角在上面敲打,然后又用嘴在上面咬了咬,就走回窝了。“这算什么吗!”我叫道,“才来了一只就走了,真是的。”可令人没想到的是,从窝里跑出了许多只蚂蚁向雪糕棍走去。哦,我明白了,原来这只蚂蚁竟然是“侦察兵”。它自己先寻找食物,然后通知同伴一起来搬走。这时,围绕在雪糕棍边上的蚂蚁越来越多了,黑乎乎一片。可这么大的物体它们怎么能运走呢?好奇心驱使我继续看下去。有些蚂蚁用嘴使劲地咬,可我想:你怎么可能咬得动。蚂蚁的数量已经很多了。这时都看不清楚它们在干什么了,只能看出来它们的嘴都是对着雪糕棍的。它们乱哄哄的,好象在你争我抢。等
了好长时间,蚂蚁渐渐少了,好象这个雪糕棍上的甜的成分已经让它们给吃了。最后,一只也没了。我继续观察蚁窝附近,这时,我发现了几只蚂蚁正抬着一种昆虫的翅膀往窝里般,这个翅膀大约长一厘米,宽0.5毫米,而这个洞口也才0.2至0.4这个范围,比翅膀小。他怎么才能把它运到“家”中呢?里面的蚂蚁抬着翅膀使劲往窝里拽,外面的往里抬,可就是不成功。只见这些蚂蚁开始用嘴咬了,有些拉,有些咬。最后,它们把这个翅膀给四分五裂,一人一小口运回了家。它们胜利了。
虽然一只蚂蚁小得令人瞧不起,可是蚂蚁就是靠着团结一心、共同合作而完成一件事情。这件事让我懂得了让我懂得了如何做人——团结就是力量。
星期天,我突发奇想地想看看蚂蚁怎样捉虫,我就找到一只大毛虫,用木棍夹起来,放在蚂蚁的附近。蚂蚁的嗅觉非常灵敏,只见一只蚂蚁用触角碰了碰地面,好像闻到了气味。
接着它慢慢地向虫子这边爬过来,到了虫子的身边,先绕着虫子转了一圈。我以为它不能对付这个满身是刺的虫子。可不是这样,只见它那触角晃了两圈,猛地爬到毛虫身上,紧紧咬住了虫子的头。虫子扭来扭去,但小蚂蚁仍然毫不松口。 接着,又来了一只蚂蚁,接二连三,陆续又有几只蚂蚁爬上来,蚂蚁的伙伴们都来了,一群蚂蚁终于把毛虫咬死了。它们用力将毛虫拖回去,可是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其中有一只力气大点的蚂蚁将毛虫抬起来,后面的蚂蚁用力推,就这样花了大约三十分钟,毛虫终于被蚂蚁从远处运慢慢地被拖进了蚂蚁窝里。
群蚁战毛虫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那就是集体力量大,在庞大的动物世界里,蚂蚁虽然是渺小的,但是它凭着那种不屈不挠、敢于抗争、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顽强的生存着。想到了这里,我不禁对这小小的生灵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今天,我和弟弟去观察蚂蚁。
因为现在是秋天,在这地方蚂蚁很少。弟弟说:“哥哥这里有几只蚂蚁!”我急忙跑过来,抓来抓去。结果我们一共抓住了三只蚂蚁:我抓住了二只蚂蚁,弟弟抓住了一只蚂蚁。有两只被掐死,制成了标本。
我看见蚂蚁的身子是黑色的(不过它的腹部是褐色的)。蚂蚁身长二厘米—四厘米。我给蚂蚁准备了面包屑,有很多的蚂蚁来搬运,最后把面包屑搬到了洞口。蚂蚁依靠团结来干事,不管是什么事,蚂蚁都依靠团结,因为团结力量大。
看了以后,我知道了无论以后我们遇到什么事都要团结。
早上,我迫不及待的来到表哥家,正巧,表哥的快递送到了,打开一看,里面有许多小零件,我和表哥一商量,立刻动手开始修筑蚂蚁城堡。
快递盒里面有一个奇怪的小盒子,两根管子,几个小盖子,还有一盒蚂蚁,里面的蚂蚁有大有小,还有一只最奇怪,它在蚂蚁里头是最大的,它还有一双翅膀。
“这只奇怪的蚂蚁是什么呀?”我问。表哥说:“它是一只蚁后哦,可小心点,别让蚁后死了。”
接下来就开始修筑蚂蚁城堡了。这个奇怪的小盒子里有大片都是蓝色的,表哥说这是土,蚂蚁可以在里面挖洞。蚂蚁住的地方算是修好了,可是让蚂蚁往里面爬是一个伤脑筋的问题,因为蚂蚁在小盒子里实在是太小了,连手指都很难伸进去,只能让蚂蚁自己爬进它们的城堡里。
十分钟,二十分钟……我等的有点坐不住了,可是一只蚂蚁也没有爬进去。于是,我和表哥通过商量决定使用诱惑法。我们把一小块葡萄放进蚂蚁城堡里,一只蚂蚁经不住诱惑爬了下来,吃了几口就开始侦查地形。
说来奇怪,这只侦查兵已经在城堡里转了有几十圈,可就是不停,一直转啊转啊,可能是蚁后等的不耐烦了,一只小蚂蚁下来了,这只小蚂蚁与第一只蚂蚁不同,它只吃葡萄根本不观察,吃了几口就上去通报了,接着来了一只又一只的蚂蚁,最后一群蚂蚁都下来了,开始了它们的筑洞工程。
看了看表,都已经过去4个小时了,没想到,这群蚂蚁竟然让没有耐心的我坚持了这么长的时间!
7月11日睛
蚂蚁的力量
七月的天气真热。我到外面去玩,坐在树阴下,正准备歇一下,忽然看见树阴旁停着一只漂亮的大蜻蜓,还在微微地颤动。我还以为是停落在地I几的一只蜻蜓呢。于是,我满怀希望,着准了,双手并拢,准备猛地一下捂下去。仔细一看,却愣住了:原来是几十只小蚂蚁在抬一只死蜻蜓,仿佛还在“吭喃,吭哨”地喊着一号子呢!由于刚才一吓,全乱了套,但不一会儿又聚集在死蜻蜓旁边,一步步地抬着走了。
“咦!”我征征地站在那里,心里想:“这可奇怪了,这只大蜻蜓起码有蚂蚁的'好几十倍,为什么蚂蚁能轻而易举地把它抬起来呢?”
我带着这个疑问同到家里,问爸爸:“为什么蚂蚁能举起比自己重几十倍的大蜻蜓呢?”
“这并不奇怪,妈蚁还能举起比自己重100倍的东西呢!”爸爸说,“蚂蚁的这种本领,引起了科学界的垂视。经过科学家们的反复研究,原来蚂蚁的力量是从脚上的肌肉产生的。蚂蚁的肌肉虽然微乎其微,但是,在肌肉里却有许许多多的微型‘电动机’……”
真想不到,一只小小的蚂蚁竟有这么大的力量,真不愧是动物界的大力士。
7月12日晴
寻找蚂蚁的家
蚂蚁的力量引起了我的兴趣。
今天下午,我带上瓶子,去寻找蚂蚁的“家”。这里蚂蚁洞较多,我掘开一个蚁洞,顿时炸了锅,成百上千只蚂蚁从洞里爬出来,乱嚷嚷地挤成一团。但仔细一看,这些蚂蚁总是护着“蚁王”和一些像“米”一样的东西。不大一会儿,它们在蚁王的带领下。有纪律、有秩序地把“米”抬进了另一个洞里。它们不用手,也不用脚搬养“米”走,而是用嘴把它叼着就走。过了一会儿,一些蚂蚁和“米”已安全地转移到另一个洞穴里。
我又犯了疑:咦!这“米”是什么呢?我拿了一粒“米”,仔细一看:它全身是白的,像米一样大小。为了弄个明自,我轻轻地将“米”弄破,发现“米”里喷出一小点乳白浆。我又划破了几个,有的还带有黑点,但里面都像一只幼蚂蚁。“哦!”我想:可能蚂蚁也是卵生动物吧,这大概就是蚁卵吧。=
我把一群蚂蚁和蚁卵放进瓶子里,拿回家放在花盆里,准备再仔细观察蚁卵是在怎样的温度下变成蚂蚁的。
妈蚁先在花盆里吵闹一番,便相继钻进洞去了,蚁卵被带了下去,顿时销声匿迹了。
7月13日晴
蚁卵的秘密被揭开了
今天上午天气很热,温度较高,我一直在花盆边注意观察。我满以为幼蚁要由成年蚂蚁含着到洞外出壳。可总不见蚂蚁出来,我耐不住了,就掘开泥土,寻找出几粒蚁卵。9点多钟,一粒蚁卵微微地动了一下。接着,蚁壳里露出一个白白的东西,这可能就是幼蚁!因为蜷缩成一团,肴不清,我正想凑前一点,它却又不动了。
我做了一会儿作业。约摸过了个把小时,它又动了一下,并且伸展了一下四肢,好像刚刚睡了一觉似的。可惜,这时候幼蚁被一只蚂蚁发现了,并被它叼走了。
蚁卵的秘密揭开了——蚂蚁也属卵生动物!
经过三天的连续观察,我解开了蚂蚁属卵生动物之谜。但仍有一些问题不明白。例如:怎样认识雄卵和雌卵?蚂蚁的毒腺和臭味在哪里?蚂蚁有声音吗?声音就是蚂蚁的“语言”吗?大自然的奥妙是无穷的!
我之前就对蚂蚁有所耳闻,蚂蚁是一种小型爬行类昆虫,它分为身体、头、触角、眼睛和腿等部分,根据我的了解,蚂蚁的眼睛是分辨不出来的东西的,而我又猜测,它是靠触角来分辨的,因此我做了一个小小的测试。
我知道蚂蚁喜欢吃甜食,就抓了一小撮砂糖和一小撮沙子,把他们分成两堆分别放在地上,再捉来几只小蚂蚁放在两堆之间,蚂蚁会不由自主的走到糖的那边去。为了证实我的猜测,我一只手拿着放大镜,小指按着蚂蚁,另一只手握着小剪刀,小心翼翼地剪下了蚂蚁的触角,小蚂蚁疼得打了几个滚。我再把无触角的蚂蚁放在两堆之间,蚂蚁却不知所措了,一会儿往左走,一会儿往右走……看到这里,我应该能确定我的猜测是对的了。
我不只观察了蚂蚁的视觉能力,还观察了蚂蚁的听觉能力,我在蚂蚁面前大叫一声,可蚂蚁确无动于衷,依旧我行我素,我又拿来一只哨子,使劲吹了一大声,蚂蚁放佛终于听到了,但它没有四处乱跑,而是慢慢地移了几步。
最后,关于蚂蚁我得出了一个初步的结论——蚂蚁分辨东西是用触角的,并且蚂蚁的听力很差。
经过观察,我发现蚂蚁是一种勇敢、团结的动物。
有一天,我和妈在小区里散步。突然,我看见一群蚂蚁在和一只身长两分米长的蜈蚣搏斗,我饶有兴趣地看了起来。只见蚂蚁们争先恐后地爬到蜈蚣身上,用小得看不见的大牙使劲攻击这只“庞然大物”。我很惊讶地想:小小的蚂蚁竟然敢对付比它们大千万倍的大蜈蚣,简直就是吃了豹子胆,不要命了。蚂蚁群们继续进攻,可是这只大蜈蚣似乎很讨厌它们,用强壮有力的长尾巴来了个“神龙摆尾”。不少可怜的蚂蚁就这样活生生地摔死在地上。蚂蚁群们毫不罢休,一波又一波的猛烈攻势弄得大蜈蚣筋疲力尽,慢慢地败下阵来,最后“身亡”了。
我再也不敢小看像蚂蚁这样弱小的动物了。
文档为doc格式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