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日记 > 观察日记

多肉植物观察日记

时间:2025-02-10 11:35:56
多肉植物观察日记集合七篇

多肉植物观察日记集合七篇

一天即将过去了,今天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日记吧。那么日记有什么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多肉植物观察日记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多肉植物观察日记 篇1

妈妈买了一盆多肉植物送给我当礼物。我好喜欢好喜欢这个礼物。看,有的叶子头上尖尖的;有的全身长满刺,身体圆圆的;还有的叶片胖嘟嘟的,像一个个小手掌,萌萌哒!各种各样的多肉植物争奇斗艳,可爱极啦!它们还有着五彩缤纷的颜色:淡青的、灰紫的、深棕的、深绿的、紫褐的……

我很爱护这盆多肉植物,天天给它们浇水,让它们嗮太阳,像对待朋友一样认真。一天我又来到阳台给多肉植物浇水,突然发现多肉植物的叶片都烂了,我失望极了!但在我很难过的时候,我无意中看见了还有一棵存活着,我立马上网查了多肉植物的习性。原来多肉植物喜欢阳光,不喜欢喝很多水。之后我按照书上所说的多晒太阳、少浇水,果然一个月后,唯一存活的那棵多肉植物长得更加饱满了。

这次的经历让我明白了多肉植物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它只需要阳光和土壤以及一点点水份。我也明白了:只要你肯细心观察、多思考,就一定会有所发现的。

多肉植物观察日记 篇2

现在,我家的阳台上养了好几盆多肉。

其实我刚开始在花市里看到这盆胖嘟嘟的植物时,我还不知道这是什么呢!一问,才知道,叫多肉。我细细地瞟了一眼,还挺可爱的!它们似乎很好养,我这样想着……

但是我们买回去之后,我一查资料才发现,养这些多肉的学问大着呢!

首先,搁置多肉的地方必须要有充足的阳光,因为多肉本身大部分是生活在沙漠,所以它们习惯了日照,阳光少了是不行的;然后,浇水不要太多,水分一定要少,一个月浇一次水就可以了,水浇多了反而会引发传染病,从而导致多肉枯萎或者患上病害;养多肉还要注意及时除虫,多肉这么水嫩,调皮捣蛋的虫虫们肯定会忍不住过来“吧唧”一口,所以作为主人的我们,一定要宠好小肉肉哦,但不要宠溺;还有就是肉肉长花时要把花花剪掉哦;而且有些肉肉的药用价值也很高哦!

呵呵!小小的肉肉居然这么挑剔!但它们确实好漂亮!

多肉有好多的品种,有宝石花、山地玫瑰、小红衣、月影、桃美人、白牡丹、雪莲、樱水晶、美丽莲、星乙女、快刀乱麻、球松、明镜、青凤凰、魔法师、紫珍珠、银尾狐……等等等等,还有好多好多!

小小的多肉竟然是这么的神奇,大自然真的好奇妙啊!

多肉植物观察日记 篇3

X月X日 星期X 晴

我家有一棵四季常青的,长着尖尖针叶的植物,嘿嘿,告诉你吧,这是铁树,也是我最喜欢的植物。

我家的铁树外貌奇怪。它的枝条与其它铁树的枝条不一样,因为其它铁树的枝条大都是直直的,比较舒展,但它的枝条是弯曲的。它的叶子真尖啊,尖得好像一碰,就会被扎出血来;它的叶子真多啊,多得我数也数不清;它的叶子真绿啊,绿得没有一丝瑕斑。

在开春时节,铁树的嫩叶又抽了出来,远远望去,铁树好像穿上了一件绿裙子,随着春风的吹动,跳起了无人知晓的舞蹈,整个阳台似乎成了它独舞的舞台;夏天,叶子长大,铁树仿佛穿上了一件盔甲来自卫,防止鸟儿来吞食它的果实;秋天,当别的植物叶子渐渐枯黄,铁树的叶子却还是苍翠欲滴时,那场景更是别开生面;而在冬天,西北风呼呼吹过,但铁树依然挺着胸像一位日夜不眠的战士守在窗前。

最近,我又发现了铁树的一个秘密。那是一次我看《十万个为什么》时发现的。书中说:在铁树旁边埋铁片,会给它补充铁质,有益于它的成长。后来,我设法找到几片铁片,把它们埋在铁树的盆子中。果然,从那以后,我家的铁树长得更加强壮,更加茂盛。

怎么样,现在你一定也喜欢我家的铁树了吧?来,让我们共赏那一抹绿,让绿色入眼,让绿色满怀!

多肉植物观察日记 篇4

说起多肉植物,我就会想起“胖嘟嘟”、“憨态可掬”等关于形容胖的词语。它为什么要叫多肉呢?这个问题让我思考了好久。

记得有一次上课外美术课,我们来画多肉植物。照着老师的示范我认真地画了起来,我边画边思考,它为什么叫多肉呢?可能是因为它很胖吧,但是植物怎么可能有“肥肉”呢?到底……从那时起,我就特别想看一株真正的多肉植物,毕竟我画的多肉不是很写实,和真正的多肉完全是两个世界的植物,我经常央求妈妈带我去花鸟市场观看真正的多肉植物。

终于有一天我拥有了一株真正的多肉植物哦,而且是刚栽的。妈妈下班了,她笑眯眯地回到了家,往桌上放了一个白色的大袋子。我往前凑了凑里面隐隐约约有一团绿色的东西,以为是妈妈买给奶奶的吊蓝,我没有太在意,妈妈让我上去看那盆植物,我心不在焉地过去看了……

“哇——多肉!好漂亮!好可爱!好肥肥肉肉的呀!”居然真是我期盼许久的多肉植物,我对它爱不释手,对准它猛亲了一口。我小心翼翼地把这盆萌萌哒的宝贝端到阳台的位置,细心观察起来。

多肉宝宝全身基本都是可爱的新绿,远远看去就像一个肥肥的绿色肉球,如果你仔细看就会发现,肉叶的边缘长着一层层白色的绒毛,就像我们手上的汗毛一样,其他的颜色也不完全是绿色的,每片叶子的根是浅绿色的,中间是深绿色的,叶尖的部位却是紫色的,真漂亮!我看着多肉植物那胖胖的样子就想笑,它"皮下脂肪"真多呀,轻轻捏一捏,呀,好厚啊,怪不得叫多肉呢,这株多肉植物还像是“婴儿肥”呢!

这里大家肯定就会问了,“婴儿肥”它长大了是不是就会变瘦了呢?那我就坦白地告诉你吧,多肉植物长大后还是肥肥胖胖的噢,甚至比小时候更胖,要不然它就不会叫多肉啦!我喜欢多肉植物,更喜欢它肥肥胖胖可爱的“肉”。我以后一定要多读一些有关于多肉植物的百科全书,或者在网上仔细查找一些关于怎样养多肉植物的经验介绍,让我的这盆多肉植物越长越壮、越长越可爱吧!

多肉植物观察日记 篇5

妈妈买了一盆多肉植物送给我当礼物。我好喜欢好喜欢这个礼物。看,有的叶子头上尖尖的;有的全身长满刺,身体圆圆的;还有的叶片胖嘟嘟的,像一个个小手掌,萌萌哒!各种各样的多肉植物争奇斗艳,可爱极啦!它们还有着五彩缤纷的颜色:淡青的、灰紫的、深棕的、深绿的、紫褐的……

我很爱护这盆多肉植物,天天给它们浇水,让它们嗮太阳,像对待朋友一样认真。一天我又来到阳台给多肉植物浇水,突然发现多肉植物的叶片都烂了,我失望极了!但在我很难过的时候,我无意中看见了还有一棵存活着,我立马上网**了多肉植物的习性。原来多肉植物喜欢阳光,不喜欢喝很多水。之后我按照**上所说的多晒太阳、少浇水,果然一个月后,存活的那棵多肉植物长得更加饱满了。

这次的经历让我明白了多肉植物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它只需要阳光和土壤以及一点点水份。我也明白了:只要你肯细心观察、多思考,就一定会有所发现的。

多肉植物观察日记 篇6

我家的阳台上养着几盆多肉植物,是妈妈从同事那儿买的。多肉们形态各异,颜色不同。有的淡雅,有的浓艳,各自“居住”的花盆也大多造型奇特。但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却并不是这些。

多肉们来到我家的第一天就下着雨。我略知多肉不宜多浇水,就趴在阳台上静静地观察它们。它们有的住在典雅精致的陶釉花盆里,亭亭玉立的身姿跃然砂土之上;有的拥有洁白无瑕的花瓣,饱满的花尖上带着微微的粉红;有的形似顽强的梅花,竭力地舒展着身体,把修长的手臂伸到了黑色塑料盆外,迎接着富有生机的绵绵春雨;有的艳丽的红色在枝头肆意怒放,一粒粉色的小花苞在湿润的泥土中悄悄成长……

一周后,阳光灿烂的日子。我见空气干燥,就朝花盆里洒了点水,又欣赏起这几盆小花来。“小梅花”的枝干上就像冒泡儿似的,蹦出几个红泡泡,泛着透明的光泽。而洁白无瑕的“小碧玉”依旧挺着身姿沐浴着阳光,却一点儿也不见长。我心想:这“小碧玉”怎么不长大呀?多肉不是很有生命力的嘛!难不成在这春光泛滥的季节里,它春困了?默想了一会,便不再理会。

转眼间,我已经有两周没见多肉了。当我又一次去浇水时,竟惊奇地发现“小碧玉”已在花的根部长出了几瓣宽大的花瓣,向四周优雅地舒展着。花瓣的边沿也有一丝粉红向尖端延伸,蠢蠢欲动。此时的“小碧玉”已俨然成了一朵傲立在水面上的“荷花”了。而“小梅花”看似与它旗鼓相当,实则比其略逊一筹,只是依旧散发着梅花的顽强与秀美。

小小的多肉们让我见识了植物生长的精彩,也带给了我生活的乐趣!

多肉植物观察日记 篇7

我有一盆多肉小盆栽。这盆多肉的形状像朵花一样,它一共有16片花瓣,有四层,最底下的那层花瓣有点绿色,其余花瓣都是浅粉色,特别美。

自从有了这个小盆栽,我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它,我还给它起了个名字——粉肉肉。放学回到家后,我脱了鞋就急冲冲地跑回房间,去看“粉肉肉”。我会记牢“粉肉肉”该什么时候浇水,阳光正好,我会带“粉肉肉”去晒太阳,下雨时,我也不忘把它拿进房间里。经我这么几个星期的悉心照料,“粉肉肉”是长的越来越好看,越来越饱满。

不过,有一次,“粉肉肉”就差点不保了。

那是快过年的时候,我们一家准备出发去长沙过年,这一走就是一个多星期。我猛地想到“粉肉肉”那么久不浇水会死的!于是,收拾行李时,我把“粉肉肉”包好,放进了包里,打算带上它一起去旅行。可是却被老妈发现了,她把“粉肉肉”拿了出来,不同意我带去。我坚决要把“粉肉肉”带上,我皱紧眉头,语气坚决地说:“不带它去,它会死的!我养了它那么久,就因为一次长沙就要放弃它,不可能!这是我最喜欢的盆栽了!我就是要带过去!”说完,我就毫不犹豫地那“粉肉肉”装进了包里。可没想到,老妈竟然趁我上厕所时又把“粉肉肉”有拿了出来!我才不会罢休!我又偷偷地把“粉肉肉”放了进去。

等到了长沙时,老妈才发现,她也拿我没办法了。

虽然“粉肉肉”只是盆不会说话的多肉,可照料它那么久,我已经习惯有它的存在了,所以,无论如何,我都不会放弃“粉肉肉”。这就是我最爱的盆栽。

《多肉植物观察日记集合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