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初二日记集锦7篇
一天即将完结,这一天里,大家身边一定有一些有趣的见闻吧,因此我们要写好日记了。日记写什么内容才新颖、丰富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二日记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新旧交替乃自然规律。飘雪之后,春天还会远么?
老Z是我们的班主任。高高的个子,头发整齐地向后梳着,强壮魁梧的身材看起来倒像个体育老师,但他却在鼻梁上架了一副啤酒瓶底一样厚的眼镜,一副很滑稽的样子。
记得初一的时候,老Z一进教室门,我们就被他的外貌唬住了,用不怒自威形容正合适。我在心里盘算,这么“恐怖”的老师,今后三年有罪受了。当时幼稚的我们,认为男士当老师是很没出息的表现,心里对老Z很是不屑,总是和他对着干。在老Z课上,我们从来不回答问题,就是想看看他这独角戏如何演下去,想方设法地让他在庄严的三尺讲台上出丑。
此刻,老Z暴躁、脾气不好的缺点被我们用放大镜无限扩大;而他治学严谨、幽默风趣的优点却被我们自动过滤了。
那时,我们和老Z相处在最冷的冬天。
初二了。老Z突发奇想带着我们几个去他家的玉米地,沿途寻访古迹。师命不敢违,我带着几分不愿踏上征程。那次寻古之旅,成为我们和老Z关系的转折。
出发那天,天气很好。老Z率领着我们五个人骑着车子一路讲解。从太原大学遗址到崇善寺,从太原城墙到儿童公园的纪念堂,我们沿途中用DV拍摄,手抄笔录,完全沉浸在老Z新奇的“语文课”中。学习知识,阅读历史,我们穿梭于知识之海时也渐渐看到了老Z浮现出海面——博古通今的优点。之后,我们去了老Z在乡下的家。途中,老Z在车上给我们讲了许多田间的趣闻。不知不觉中,我们与老Z更亲近了。现在回想才发现,当时自己心中的情感,叫做崇拜。
此时,春天已悄无声息地降临了。
白驹过隙,我们一路潇洒地走到了与老Z分别的这一天。直至动笔答题的那一刻,才发觉心中强烈的不舍。从对立到亲密,从不屑到崇拜,从疏远到亲近,老Z用自己的人格魅力驱走寒冬,用他带来的春的气息温暖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我是个奇怪的孩子。我总是会这么想。
我经常会有一个观点,然后与别人争论,但最后往往是自己把自己推翻,很可笑吧。这就叫纠结。
连我自己都奇怪:怎么这样呀!没听说过从一而终么?怎么那么多念头呀!到底支持哪一个呀!真晕。
我总是喜欢一句话:我们还是要向很多事情妥协的。然后无奈,还有一点点讽刺,就像一个已经千疮百孔了的人对着对面的弓箭手说:“射吧,没事,快射呀。“已经麻木了。
但这并不符合我的做人原则,我总是觉得人不该向命运所屈服,要去创造命运,改变命运。人定胜天。
很矛盾,对吧?于是得出一个结论:思想并不一定可以支配行动。
我总觉得自己孤单,哪怕是与朋友在一起。所以从我笔下写出了一串串忧伤的文字。所以我忧伤,我悲观。我并不相信分开后还会再相遇。我绝望。
但有时候我会笑的很灿烂,说出一大段笑话。所以我乐观,我积极。我相信黑色的.今天过去了,光明的明天必定会来临,我充满希望。
关于这个,我就不知该作何解释了,或许忧伤的人都会自我安慰,自我修复吧。谁知道呢。
于是,我就一直这么纠结着。
顺从和反抗。这两种相对的念头经常在我的大脑中徘徊。异常的纠结。
我的双休日总是被填的满满的。因为爸爸妈妈想让列知识更丰富,给我报了许多辅导班,所以我根本抽不出玩的时间。
这不,这个星期天英语停课,我“忙里偷闲”,让妈妈带我去秋游。
我们穿过交通巷,来到东荆河。坐在绿绿的大堤上,吃着美味的食品。突然,我发现地上有块布,上面有许多袋子,十分好奇。我走下大堤,看到一群比我大不了多少的孩子们,她们有的捡树枝,有的挖坑,有的从袋子里拿出各种各样的菜穿在木棒上。我加入了她们的“队伍”,帮她们穿“蔬菜棒”。
我问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姐姐:“你们在干什么呢?”
她不慌不忙的穿着菜,回答到:“我们今天请你烧烤。
看,我们要把青椒、豆子等菜穿在木棒上。等火烧好后,把它烤熟,就可以吃了。”
一会儿后,火烧好了,她们要我烤第一串。我看着明亮的火苗,心里有些害怕,要是着火了怎么办呢?可是我又怕她们笑话我,于是我壮着胆子,故作老练的烤起来。一会儿,“熟菜棒”发出香味。我吃起了烤菜棒,心里高兴。
这个双休日,我不仅学会了烧烤,还认识了许多新朋友。
我认为这个双休日是我过的最有意义的双休日。
月儿弯弯,清光缕缕。丝丝的月光穿过云层,投射在桌前。屋内,寂静无声,唯有笔尖与纸张轻轻接触时发出的声响。桌上,不仅有月光,还有母亲送上的一杯浓浓暖茶,纯净的月光注入杯中,在温暖中添一份清冷,让人捉摸不透。父亲就坐在身后,静静地看着我,每当有让我举棋不定的题目时,他便轻轻站起。为我细细道来,如良师益友。
家的感觉,大概就是月夜下的平淡与静明吧。
月儿洁洁,清光皎皎。月光照在棋盘上,也照在棋盘边的我与爷爷身上。棋局中,我已呈败走之势,可我脸上的笑容却不减。奶奶就坐在一旁,任风吹拂她满头的银发,眼中透露出不须掩盖的慈爱,明月照亮她满脸的皱纹,却更显慈祥。家乡的老屋就立在一旁,让它带着满是沧桑的瓦砾接收月光的美好,静静地看着一家人的喜怒哀乐,它轻轻地笑了……
家的感觉,大概就是这天下的慈爱与幸福吧。
月儿圆圆,清光明明。中秋佳节,一家人齐聚一堂,排骨、草鱼、炒肉……各式各样的美食佳肴令人应接不暇。孩子们的眼睛紧盯着桌上的鱼肉,你争我夺。大人们说说笑笑,无比高兴。饭毕,一家人走出房门,散步交谈。圆圆的月亮挂在天边,如同一个巨大的玉盘,洁净而清润,月光清冷而皎洁,照在人们的身上,也照进人们的心里。
家的感觉,大概就是佳节里的热闹与欢庆吧。
许多年过去了,物是人非,难以再感受那月,那人。却时常怀念那家的感觉……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寒假我都会和父亲母亲爷爷奶奶一起过春节。贴春联、包饺子、吃年夜饭、看春晚、拜年……都成为春节里最开心的事。
在我的家乡,除夕前几天人们就开始忙乎起来。家家都要打扫卫生,干干净净的过新年。在我家,爷爷通常是司令员,我们都是他的兵:母亲扫地、父亲拖地、奶奶烧菜、爷爷擦窗户,我呢,只要倒下垃圾就行了。半天功夫,我们家就焕然一新。
大年三十的重头戏是贴春联,中午大人们忙着弄浆糊、裁春联,最后很认真的将大红的福字、对联贴在门上,我们的房子仿佛披上了喜庆的盛装。我在一旁看看热闹,有时还插嘴评论几句,爷爷会用一句“童言无忌”赶走我。
大人们辛苦了一天,会在晚上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奶奶是大厨,她做的饭菜美味诱人,最拿手的保留菜肴会被一抢而空。席上,我们会互致祝福,说声感谢,祈祷来年平安幸福。
新年来临时,我总会试穿新衣服,甚至连新鞋都要试一试,在镜子前转来转去,提前感受新年穿新衣的快乐滋味。时间一分一秒的溜走,我也在不经意间甜甜的睡着。一觉醒来,我就又长大一岁了。大年初一,我会早早的起床,吃了红枣、约上几个小伙伴一起去拜年。大人们穿着新衣也三五成群的行走在洋溢在节日的喜庆里,大家互相道一声“新年好”,我会收获很多的糖果,口袋塞得满满的,只能拎着零食袋,回家后,我会像凯旋的士兵一样把战利品上交给母亲。
春节里,人们走亲访友、互致祝福。这一刻,大家彼此传递着亲情、友情、乡情。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家乡的春节可真是丰富多彩,令人回味啊!
最好玩,也是我们玩得最久的,是骑自行车。按照车龄我只能乖乖排在最后,跟着他们走了。他们的车向箭一样飞行,而我呢,像老牛拖破车----慢吞吞。我用吃奶的力气,怎么也追不上他们。骑着骑着,怎么了?
我感觉车很重,咦?我的车怎么这么慢?让他们看一下,哦,是车胎没有气了啊!我真是破屋又遭连夜雨、雪上加霜啊!原来是这样!我立马叫外婆带着我们仨个,去外面打气的地方给我的车打气。可去打气的地方需要经过两个坡!一个坡度较大,一个稍小。那对于我这种还不怎么会下坡的新手怎么办?哎,不管了,咬着牙,我顺利地通过了较小的坡。哦!还有一个大坡!我想:如果没有控制好重心,抓好刹车,我就会跌下车,也可能头破血流。这时,我甚至想下车推车。可我却想挑战一下自己,所以我放弃了这个念头。我沉下心,3!2!1!走!我双手牢牢地抓住刹车,控制好重心,双腿踩死踏脚,小心翼翼地微微俯身,沉着冷静地注视着前方。
就要初三了,可似乎还是两手空空,两年的学习似乎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成绩越滑越低,从当初的十几名变成如今的倒数,真的不敢想象。很快的,初三就这样硬生生地摆在面前,我麻木,我恐惧,我紧张,我措手无策。成绩有点让人不敢恭维,每天,妈妈的责骂,内心的惭愧,自卑让我不敢抬头,我知道这样不好,这样不对,可是,妈妈却总是天天提这个,说些很绝望的话,除了责怪就是自嘲,我知道我没有反驳的理由,但是,我也很难受,我不奢望妈妈的表扬鼓励,但是,是不是可以不要说那些很难听的话。这样的成绩,我真的不想,从考场出来时,自我感觉还是不会很差的,可没想到,却是这种结果。我也很担心,中考的压力很大,我不希望我过不了这一关,可我不得不去面临它。
中考,像一道很高很大的槛,我不知道我是不是有能力,有资格,有办法去跨越它。我的世界,好像布满了乌云,太阳却总是躲避着我,我蜗居着,周围是潮湿的,是阴暗的。我的手,够不着,不能拨开那一片挡住阳光的乌云。那片乌云,似乎越来越厚,越来越高,是那样遥不可及。看着它,我哭过,可是却无济于事,它还在,它还没有消失。我该怎么办,我能怎么办,在那片沼泽里,我没有方向,我一度想放弃,想真真正正的放弃,这样就没有任何痛苦,可是,乌云后的诱惑太大,让我不得不继续面对。可是,我真得好累,累得喘不过气。
失败了,再怎么样说都是在无病呻吟,可是,那种痛却是真的存在,从何而来。我无从得知。
我想得到理解,可为什么,却始终没有办法找到理解我的人,话说出口,却只有怀疑,责骂,嘲讽。我真的不想得到这些,哪怕是一句安慰,一声问候,我都很渴望很渴望。可为什么我总是不能得到。
8月14日,初三就到了,那片乌云,还在不在?
文档为doc格式
最新推荐